定位點
壹圓復始,萬象更新
更新:2025-03-24
人氣 45

行政營運組/張瑜芳
考古,發掘的是史前也是現代;看的是實證也是想像。考古,透過遺物和各種現象去推敲過往的生活,雖然沒有印第安那瓊斯那般香豔刺激,但也不會被人追殺。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考古,只要對身邊多些敏銳度,再多一點想像、多些專業知識的積累,大家都能從身旁發現很多不一樣的事物。
沈甸甸的壹圓硬幣
比如,2018至2019年本館進行崇德考古遺址地表採集時收過壹圓硬幣,2020年進行崇德考古遺址發掘時,壹圓硬幣愈撿愈多,滿滿的硬幣裝在夾鏈袋裡沈甸甸。硬幣的存在誘發本館人員的好奇心,究竟這些硬幣從哪來?又是為什麼會大量出現在地表上呢?於是我們開始尋著這條線索,從文書記載內容的爬梳,到口訪在地的太魯閣族耆老、居民,進行五次一對一訪談、一次團體訪談,訪談人數共八人,希冀透過訪談能更加了解部落族人對崇德考古遺址的感受與看法,以及兩者間的連結。。
太魯閣族對壹圓硬幣的使用
耆老A表示儀式中使用硬幣是比較後期的行為,以前被鬼附身、碰到鬼擋路,或小孩子無故哭鬧,族人會請巫師進行竹占。輕微的病準備雞肉,鬼吃夠吸附的竹子就會打開;重病需要殺一頭豬,把耳朵、舌頭、肝、尾巴、腳都切塊包好,鬼有多少兄弟,就要準備幾份祭品。比如鬼有七個兄弟,就要準備七份米酒、菸和錢,錢的話五個壹圓一疊,七個兄弟共三十五元。祭拜完將米酒灑出去,並將硬幣丟棄。
耆老B表示太魯閣族一直到現在都還有在使用硬幣作為儀式的祭品,假如晚上做惡夢,看到髒東西,族人會殺一頭豬,把豬的腿、尾巴、頭等部位包起來給祂吃,再拿些硬幣(壹元、伍元、拾元皆可)、香菸、酒作為祭品,然後點菸,灑酒跟對方說話,再把硬幣埋入土中,之後運勢會變好。車禍或是人生中遇到不好的事都可以埋硬幣,另外未婚男生跟女生發生關係,男生要殺豬給女方的家庭保平安,如果沒有殺豬家裡會不平安,其他過程都一樣;此為太魯閣族一直以來的傳統與文化,不能更改。
在地巫師表示,如果在路上騎摩托車摔倒,或身體感覺不舒服時,就表示有小鬼在打擾、阻礙(太魯閣語:qmaya)你,丟一塊錢,吐一口水,祂就會離開了。但對於現在的太魯閣族人來說,壹圓硬幣的儀式性使用已非他們的日常,發掘現場有太魯閣族的母親告誡女兒不得撿地上的錢,因那是「魔鬼的錢」。
物質文化的演變
從最早用於祭儀的雞蛋到資本主義出現的硬幣,物質的使用隨著年代的變遷有了不同的意涵。2020年花蓮縣文化局於太魯閣文創園區推出「『看見』連結時空的壹圓硬幣—崇德考古遺址特展」,從地表上的壹圓硬幣切入,連結在地太魯閣族文化,同時也深入地底的考古發掘,用不同的主體呈現考古與原住民之古今連結。1923年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與宮本延人發現崇德遺址,其範圍與現今聚落幾乎完全重疊,一直從立霧溪出海口至上崇德聚落的周圍,該遺址屬於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。在同一塊土地上,千年之中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人居住、生活著,時光流轉,說不定你/妳的腳下也有臺灣演變的秘密藏於其中呢!
考古,發掘的是史前也是現代;看的是實證也是想像。考古,透過遺物和各種現象去推敲過往的生活,雖然沒有印第安那瓊斯那般香豔刺激,但也不會被人追殺。每個人都可以參與考古,只要對身邊多些敏銳度,再多一點想像、多些專業知識的積累,大家都能從身旁發現很多不一樣的事物。
沈甸甸的壹圓硬幣
比如,2018至2019年本館進行崇德考古遺址地表採集時收過壹圓硬幣,2020年進行崇德考古遺址發掘時,壹圓硬幣愈撿愈多,滿滿的硬幣裝在夾鏈袋裡沈甸甸。硬幣的存在誘發本館人員的好奇心,究竟這些硬幣從哪來?又是為什麼會大量出現在地表上呢?於是我們開始尋著這條線索,從文書記載內容的爬梳,到口訪在地的太魯閣族耆老、居民,進行五次一對一訪談、一次團體訪談,訪談人數共八人,希冀透過訪談能更加了解部落族人對崇德考古遺址的感受與看法,以及兩者間的連結。。
太魯閣族對壹圓硬幣的使用
耆老A表示儀式中使用硬幣是比較後期的行為,以前被鬼附身、碰到鬼擋路,或小孩子無故哭鬧,族人會請巫師進行竹占。輕微的病準備雞肉,鬼吃夠吸附的竹子就會打開;重病需要殺一頭豬,把耳朵、舌頭、肝、尾巴、腳都切塊包好,鬼有多少兄弟,就要準備幾份祭品。比如鬼有七個兄弟,就要準備七份米酒、菸和錢,錢的話五個壹圓一疊,七個兄弟共三十五元。祭拜完將米酒灑出去,並將硬幣丟棄。
耆老B表示太魯閣族一直到現在都還有在使用硬幣作為儀式的祭品,假如晚上做惡夢,看到髒東西,族人會殺一頭豬,把豬的腿、尾巴、頭等部位包起來給祂吃,再拿些硬幣(壹元、伍元、拾元皆可)、香菸、酒作為祭品,然後點菸,灑酒跟對方說話,再把硬幣埋入土中,之後運勢會變好。車禍或是人生中遇到不好的事都可以埋硬幣,另外未婚男生跟女生發生關係,男生要殺豬給女方的家庭保平安,如果沒有殺豬家裡會不平安,其他過程都一樣;此為太魯閣族一直以來的傳統與文化,不能更改。
在地巫師表示,如果在路上騎摩托車摔倒,或身體感覺不舒服時,就表示有小鬼在打擾、阻礙(太魯閣語:qmaya)你,丟一塊錢,吐一口水,祂就會離開了。但對於現在的太魯閣族人來說,壹圓硬幣的儀式性使用已非他們的日常,發掘現場有太魯閣族的母親告誡女兒不得撿地上的錢,因那是「魔鬼的錢」。
物質文化的演變
從最早用於祭儀的雞蛋到資本主義出現的硬幣,物質的使用隨著年代的變遷有了不同的意涵。2020年花蓮縣文化局於太魯閣文創園區推出「『看見』連結時空的壹圓硬幣—崇德考古遺址特展」,從地表上的壹圓硬幣切入,連結在地太魯閣族文化,同時也深入地底的考古發掘,用不同的主體呈現考古與原住民之古今連結。1923年日本學者移川子之藏與宮本延人發現崇德遺址,其範圍與現今聚落幾乎完全重疊,一直從立霧溪出海口至上崇德聚落的周圍,該遺址屬於十三行文化普洛灣類型。在同一塊土地上,千年之中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人居住、生活著,時光流轉,說不定你/妳的腳下也有臺灣演變的秘密藏於其中呢!
相關照片